已有1条回答
壹百科学习网
门下省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的办公厅。“门下省”为官署名称。东汉时即设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
门下省的职能: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晋称门下省。唐曾改为东台、鸾台、黄门省等,旋复旧称。门下省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
隋唐时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宋初门下省仅主朝仪等事。神宗元丰改官制,始恢复审查诏令的旧制。南宋初,中书、门下合并为一。辽金亦置门下省。元以后废。
门下最初不是一个特定的官署机构,而是对皇帝身边的侍从、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常侍、给事中等人员的统称。这些人员里最重要的是是侍中,侍中最初是加官,其职能包括服侍天子和充当顾问。
到了东汉后期,侍中组织开始健全,设立了侍中寺的机构,成为后来门下省的雏形。侍中寺的另一重要官职是黄门侍郎,也称门下侍郎。
到了西晋时期,侍中寺进一步扩充,并改名门下省,散骑常侍和散骑侍郎也被归入其中。魏晋时期的散骑常侍和散骑侍郎陪伴皇帝身边,经常参与国事讨论,属于皇帝的顾问团队,是由贵族子弟担任的显职。东晋时期撤销了散骑常侍等,到了刘宋时期又重新设置,并成立了散骑省,又叫集书省,常被称呼为小门下,而南齐时期则干脆把集书省交由门下省统领。
但此时的集书省基本成了闲散机构,其职位一般都是作为荣誉性官职授予年老官员。到了南梁时期,集书省又从门下省中被分离出,地位和职权也得到了提升,散骑常侍和侍中相当。门下省的部分职责也被划给了集书省,例如省阅奏文、提出意见等,两者成为了并立的机构。
和尚书以及中书一直在改变职责不同,门下省长期都是皇帝的私人顾问,因而其地位也随皇权的强弱而变化。在曹魏和西晋这种皇帝掌权的时期,侍中自然是重要职位,可以对政策制定起到关键作用。
但到了东晋时期,侍中的重要性便随之衰减。而到了南朝,侍中又再次重要起来,在皇帝授权的情况下,甚至可以直接行使政务。
相关推荐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分别是什么 有哪些意义
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 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petrol和gas的区别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记忆口诀 怎么记忆简单
tired的名词
最新学习
10万左右口碑最好的车(四款最好的三厢小型车推荐)
九阳电器是哪里生产的
夫妻代签合同是否有效
宝马6系gt发动机怎么样 宝马6系gt用的什么发动机(2.0T四缸发动机)
iPhone 14 plus蓝牙搜索不到设备怎么办
威兰达油耗多少真实油耗 百公里油耗实测仅7.8L
真我realme GT2大师探索版支不支持高刷
零度玻璃水和零下二十度的能混沌用吗
野狸子是什么动物
蝈蝈怎么抓
Redmi Note 12 Turbo支持屏幕指纹识别吗
iPhone 14 Pro Max怎么设置应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