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第一百科网
明朝末期,国家动荡不安,农民起义横扫大江南北,其中李自成的大西国更是声势浩大。在这个关键时刻,明朝的大将左良玉手握八十万大军,却未前去救援崇祯帝,引发了许多疑问。为何左良玉不救援,却被认为是忠臣,事实上,他在明朝灭亡的历史背景下,扮演了复杂的角色,其所为的背后有着许多复杂原因。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围攻北京,崇祯帝心知朝廷已无法挽救大明,但他选择不投降,而是守护社稷,最终选择了自尽。崇祯帝在临终前,留下了一封诏书,请求李自成善待百姓,同时也控诉了一些朝臣的罪行,其中排名前列的就是左良玉。
左良玉之所以被批评,一方面是因为他曾拖延出兵,且兵不血刃地收复武昌,而非出兵救援崇祯帝。他的军队虽多,但实际上战斗力有限,主要由农民军和壮丁组成,缺乏足够的训练和战斗经验。此外,他担心兵力损失和在朝廷内部的声望下降,因此不愿意全力出兵。
左良玉的行为也有其苦衷
1.他的兵力虽众,但多为乌合之众,战斗力有限,难以对抗李自成的起义军,因此选择了自保。2.左良玉认识到时间已不允许他迅速救援北京,他也不愿意冒险前去,他知道崇祯帝对他充满猜忌,他害怕前去后可能会遭到陷害。此外,历史上许多勤王的将领都以不幸结局告终,这也让左良玉对勤王持怀疑态度。
在明朝灭亡的历史进程中,左良玉虽然有军事才能,但养寇自重的策略却让李自成得以崛起。左良玉的行动,使他成为了明朝末年的矛盾将领,一方面受到朝廷的封赏,一方面被指责不忠。他选择维护自身权势,却未能挽救明朝的命运,这使他成为历史中备受争议的人物。
在明朝灭亡的过程中,左良玉的角色复杂而多面,他既有忠臣的一面,也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他的决策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兵力、时间、个人苦衷以及对朝廷的不信任。左良玉的故事反映出了明朝末期政治动荡和内部矛盾的复杂性,也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
猜你喜欢
机油5w30和5w40有什么区别?不要白花钱
自动挡的车怎么开车步骤?新手一看就会
pe是什么意思
13年速腾1·4T暖风不热
闪客app是什么软件
改色膜不备案扣几分
自动挡汽车熄火原因(自动挡汽车熄火的解决方法)
打耳光为什么叫掌掴
葱怎么割才会再生
RedmiK60Ultra怎么分屏两个
怎样评估一辆二手车值多少钱(怎样判断二手车评估价格)
一番星是什么意思
最新学习
iQOO 10激活时间查看方法
江铃驭胜s330报价图片(江铃驭胜S330售8.88万起)
剪映怎么无缝连接两个视频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是什么神功
宝马x4优惠10万 优惠9万元(裸车价格37万)
昂科威plus油箱多大 油箱容量68L(百公里油耗9.7L)
华为p50pocket是什么芯片
国产大型越野车排行榜(4款国产越野车才是男人的大玩具)
女性怎样选购内裤内裤多久换一次好
华为畅享50 Pro支持多少瓦快充
魔法少女米亚是谁
世嘉油耗(13年自动挡世嘉油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