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管理员
2017年初,铃木SUZUKI在轻档市场投下重磅炸弹,尚未交车就已造成轰动,其威力之强已是许久未见。来自铃木SUZUKI GSX-R1000 DNA最新科技,它就是铃木SUZUKI GSX-R150与其孪生兄弟GSX-S150。
受惠于东南亚市场的成长以及需求,各车厂纷纷推出换代产品,针对年轻族群的性能小钢炮。
GSX-R150和GSX-S150,绝对是可以滋润青春灵魂的轻档车。
和车友们一样兴奋,等不及要试驾铃木SUZUKI的超级新星。
从规格看不出的迥异的性格
与许多车型相同,铃木SUZUKI GSX-R150和GSX-S150构筑在相同平台的双生车型。这样一来能大幅降低开发成本,同时也直接反应在售价上。但是使用相同的平台,真的能分别展现出属于跑车与街车两者的特色差异吗?经过一整天的试驾,我们很肯定两者的差异确实存在。在国内曾经销售过的轻档车历史中,也曾经有非常著名的案例。造形以及骑乘姿势的不同设计,骑士们可以在两台车上感受到不一样的骑乘乐趣。
满足不同目标族群的双车型设定。
GSX-R150完整承袭了来自于铃木SUZUKI GSX-R1000的绝美跑格元素,具有强烈速度感以及流线性的整流罩,满足了GSX-R150身为跑车应该有的气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GSX-R150的造形设计,是经过风洞辅助分析,形随机能的设计,因此GSX-R150拥有同级车之中最小的风阻截面,能够进一步提升加速性能以及高速行驶的稳定性。
一刀未剪,源自于铃木SUZUKI跑车车系的绝美造形。
除了造形之外,在定义一款跑车的同时,骑乘姿势绝对是骑士们最在意的关键指标。GSX-R150采用纯正的跑车低把设定,不过上半身姿势并没有特别低趴,原因是因为较为短且窄的油箱尺寸,比起更大排量的跑车,把手位置距离骑士较近,所以骑士的上半身依旧享有较轻松的姿势。
跨上GSX-R150,感受货真价实的跑车骑姿。
孪生兄弟:GSX-S150
相较于GSX-R150的浓烈跑格,没有整流罩包覆的GSX-S150同样汲取来自于自家街车大哥GSX-S1000的造形特色,有着向前延伸的尖锐侧壳及闪电造形灯罩。外露的引擎、水箱以及车身零件,这些也都是专属于街车车型的特色。引擎下护板拥有利落造形,与侧壳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GSX-S150帅气且有活力的街头风格。
GSX-S150有着活泼的街头风格。
GSX-S150较高且宽的把手设定,也必然带来更为轻松的骑乘姿势,自然且高挺的上半身,除了能带来更灵活的操控,骑乘视野亦优于较为低趴,且有整流罩的GSX-R150。
灵活操控,且视野更好的骑乘姿势。
轻巧强势的动力水准
铃木SUZUKI GSX-R150/S150,拥有一颗运转质感非常好的引擎,这颗150cc 水冷单汽缸引擎,缸头采用DOHC双凸轮轴架构,更有利于高转速的表现。最大马力19.2ps于10500rpm时可以全力发挥;最大扭力为14Nm,峰值也同样出现在较高的9000rpm。要透彻了解这颗引擎的特性,我们可以从更细节的规格来看,它的缸径为62mm,冲程为48.8mm,是属于短冲程引擎。若与我们所熟悉的国产同级车型相比较,这颗引擎的冲程略短,排气量也略小。但是更短的冲程,以及双凸轮轴的加持,就能解释为什么GSX-R150/S150的引擎,能拥有极为优秀的拉转反应,且无论在低或高转速,从引擎传来的谐振感都非常稳定,其最大马力表现,也是目前同级车型中之最。
铃木SUZUKI GSX-R150/S150拥有一颗小而精巧的引擎。
硕大的水冷排,支持着铃木SUZUKI GSX-R150/S150引擎稳定发挥19.2ps马力。
排气管采用单筒双出口的设计。
能拥有这样高亢激昂的引擎,GSX-R150/S150已然具备了优秀的动力基础。不过一台车的确切性格,同时也取决于传动系统的设定。GSX-R150/S150采用国际档六前速变速箱,并精准的齿比分布,达到顺畅且线性的加速表现。无论是对应急加速反应的需求,或者为了高速行驶的动力延伸,两者都照顾到了。
两车使用相同的动力单元,但我们也发现到一个有趣的地方,那就是GSX-S150虽然搭载国际档变速箱,但是它的档杆,是采用前后踏的模式,这种设计在美式巡行车上也常见到,属于较为轻松操控的设定,而且如果骑士穿着浅色系或心爱的鞋子,也不用担心会弄脏鞋头。
六前速变速箱,搭配精准的齿比设定,让GSX-R150/S150拥有出色的加速表现。
GSX-S150在打档杆部分,采用较为轻松操作的前后踏形式。
以轻快为目标的车体配置
以超强入门小跑车之姿登场,GSX-R150/S150的车体以及悬挂设定,自然是要足够匹配它的名号,全车多处的轻量化设计,GSX-R150以及S150达成了同级车之中,最佳的马力重量比(干重127公斤)。我们可以从许多细节之中看到轻量化设计的影子。GSX-R150/S150采用重量较轻的钢管钻石车架,并车壳设计来维持优秀的腿部夹持感。
轻巧的钢管车架,被包覆在跑格强烈的整流罩之中。
大量零件共用的架构下,GSX-S150拥有一样优秀的腿部夹持感。
除此之外,GSX-R150和GSX-S150采用的轻量化上三角台以及轻量化轮圈,也是达成最佳马力重量比的要点之一。尤其轮圈的镂空设计,能有效减轻簧下重量,降低悬挂系统负担,同时也对于车辆的重心集中也有关键性的影响。
轻量化轮圈设计,让GSX-R150与GSX-S150拥有优秀的簧下重量表现。
上三角台也有造形精致的篓空设计,同样有助于重量减轻。
GSX-R150与GSX-S150搭载前后碟刹系统,前刹车为单向二活塞卡钳,搭配290mm浪花通风碟盘;后刹车则为单向单活塞卡钳搭配通风碟。为了对应GSX-R150/S150的高速表现,单二活塞拥有线性的制动力,而290mm碟盘则拥有更大的刹车力道与较佳的散热效率,在高速时可以提供更稳定的刹车性能。后碟盘亦为通风浪花碟设计,小碟盘则有着较好的操作线性,容易做出精准的辅助刹车力量。
前刹车系统,采用单向二活塞卡钳,搭配290mm通风碟盘,前叉底端有ABS感应器的装配孔。
后刹车系统,采用单向单活塞卡钳,搭配通风碟盘。悬挂系统
悬挂系统部分,因GSX-R150/S150有着较为轻巧的车身以及簧下重量,所以看似小一号的前叉也拥有足够的支撑性,尤其对于路面的回馈反应更是水准之上。后悬挂系统则是此车的另一大亮点,搭载多连杆设计,大幅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遭遇路面凹凸时,车身摆动较小,骑士更容易掌握重心改变。另外,由SHOWA代工的后避震器阻尼设定也相当优秀,在高速行驶状态也能给予骑士足够的支撑表现。
轻量化的车身,降低避震器负担,反应迅速。
让车友们为之狂热的多连杆后悬挂系统。
适合日常骑乘的贴心设定
虽拥有强势的运动性能,但是定位于道路用车的GSX-R150与GSX-S150,依然拥有相当多细节是针对日常骑乘而进行设计的。如前文所述,GSX-R150和GSX-S150车身较短,因此把手距离油箱也比较近。而无论是跑车型还是街车型,油箱皆提供稳固的夹持感,另外两车的油箱罩造型也有所差异,以符合车型外型设定。
油箱后端为金属,前端塑胶外盖则设计可以容纳大转向角的造形。
GSX-S150同样有针对大转向角的油箱外罩设计。
把方向打到底也不会夹手,为适合日常骑乘的设定。
仪表板
GSX-R150/S150配备全液晶仪表,时速、转速、档位以及空档指示灯一应具全,资讯显示完整。另外,仪表的右方的换档指示灯也可以依据不同的驾驶习惯进行转速设定,灯号亦可在“恒亮”与“闪烁”之间切换。
全液晶仪表,显示齐全。
Keyless系统
GSX-R150另外配备了Keyless系统,骑士只要把芯片钥匙放在身上,就能发动车子,是新潮而且方便的配备;GSX-S150则未配备Keyless系统,采用的是有磁铁锁的设计。不过两车的油箱与后座盖一样都必须用钥匙开起。大家一定会好奇GSX-R150没有钥匙如何开油箱和后座呢?事实上骑士只要把GSX-R150的Keyless旋钮转到中间段,就能抽起整个开关,底下就隐藏着开锁需要的钥匙。换句话说,其实GSX-R150的钥匙一直都插在车上。但是大家并不用担心,因为在芯片尚未感应之前,旋钮是无法抽出的。
GSX-R150搭载Keyless系统。
GSX-S150使用传统钥匙并搭配磁铁锁。
把旋钮转到中间段,就能抽起开启油箱的钥匙。
无论是GSX-R150还是GSX-S150,油箱都需要使用钥匙开启。
后座盖也是使用同一支钥匙开启。
后座置物空间较小,里面有随车工具组,并且能进行后尾灯的更换维修。
细腻的科技感以及车身
两车的头灯采用相同的LED大灯及灯具,搭配反射面的设计,充满十足的科技感。GSX-R150头灯上方搭配的是跑车短风挡,相对GSX-S150所搭配的则是有着非常漂亮细节的小挡风罩,同时结合了方向灯,营造出与GSX-R150不同的个性。
LED大灯有着十足的科技感。
使用相同的灯具组,不同灯罩造型,营造两种个性。
除了充满科技感的灯具,SUZUK也没有因为GSX-R150/S150入门的售价而放弃对细节的雕琢。无论是有碳纤咬花的精致塑胶件,或是整流罩内侧,像是鱼鳃一般的扰流版,我们都能感受到铃木SUZUKI对于车辆设计完整度的坚持。
GSX-R150有着跑格必备的短风挡。
GSX-S150搭配的是压有碳纤纹路的小风罩。
GSX-R150整流罩内侧,有非常漂亮的扰流板设计。
GSX-S150虽然没有整流罩,铃木SUZUKI 同样也没有放过对车壳内细节的着墨。
在许多的塑胶件上,都有着细腻的造形。
GSX-S150的后视镜上碳纤纹路,用质感营造差异化性格。
坐垫下方的整流器,是利于散热的位置。
面对GSX-R150和GSX-S150这两台超规格的轻档车,对于年近而立的笔者而言,可谓是相逢恨晚。它们拥有帅气造形,优秀的车体设计,动力充沛的引擎,再加上入门车型少见的水冷、双凸轮轴以及多连杆后悬挂配置。我们从规格上,就已经十足期待着这两台车的骑乘乐趣。
相信很多人都觉得这款车有着相见恨晚的感觉。
一般来说,跨骑车,多半会给我们比较笨重,相对也不灵活的操控感受。但是在GSX-R150以及GSX-S150身上,能感受到的却只有轻盈灵巧,甚至在转向速度的表现,还有些兴奋过了头。
除了轻巧的操控感,GSX-R150/S150也拥有极为优秀的转向速度。
这次试驾的地点在106市道,是以中、高速弯道为主的路段,丰富多变的节奏,特别适合体验GSX-R150/S150的操驾性能。在直线上,只要充分转下油门,它超优秀的高转延伸性,不仅加速轻快,在直线也能达到令人满意的速度。接着在刹车时,优异的车体配重以及悬挂性能,会让前叉不至过度下沉,即便是扣着刹车进弯,车体依旧能保持稳定。甚至在弯中用上较大的倾角,悬挂系统也能够稳稳抓住地面,进弯出弯一气呵成。
优异的体质,使用较大的倾角也有十足安定感。
然而,GSX-R150和GSX-S150分别属于跑车、街车的骑乘姿势,带来的感受也相当不同。GSX-R150较为低趴的姿势还有距离适当的把手位置,让驾驶非常容易把身体集中在车身中央,同时也能运用宽广的坐垫来调整骑乘重心。在过弯时,顺畅地带入一些重心转移,就能明确感受到外侧大腿紧靠在油箱的优秀结合感,同时也能感受到车体非常平衡的前后重心配置,是一款能引导骑士做出过弯动作的车型。
骑着GSX-R150过弯,带入一些重心转移会让过弯更为顺畅。
姿势较高挺的GSX-S150,骑士的位置相较于GSX-R150更偏向后方,因为坐垫后方剩余距离较小,连带屁股的活动空间也变小。但是这仿佛也在告诉骑士:“夹紧骑就对了!”它比起跑车讲究身体重心移动的骑乘方式,GSX-S150更强调骑士与车身保持稳固结合,并利用宽把带出更灵活动态的风格。
骑姿高挺的GSX-S150,可以用较高的把手带出灵活的动态。
从后方可以观察两车骑乘姿势的不同。
GSX-R150/S150拥有同级车型之中最好的马力重量比,也因此GSX-R150/S150所能达到的极速较高,这也代表着它拥有国产同级车型难以触及的高速弯道体验。GSX-R150/S150所搭载的多连杆后悬挂系统,对于高速过弯时的稳定性,扮演着决定性的重要角色。高速过弯时,后避震在弯中能充分支撑车身,并在出弯时,维持GSX-R150/S150优异的转向性能。
GSX-S150和GSX-R150难以触及的高速体验。
当然,冲程较短的引擎,再搭配上高转速才爆发的动力特性,多少会影响引擎在低转速时的表现。不过这也正是GSX-R150/S150引擎的热血之处。它极为优异的运转品质,直上直下的拉转反应,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把油门转向深处。把转速直直拉过马力峰值,并看着换档指示灯开始闪烁,相信多数人在此时对于动力便再无挑剔。在加速减速之间,几回进退来往,那突破万转的高亢引擎声浪,也将成为专属骑士的听觉享受。
尽情转动油门,感受高亢声浪的热情回应。
结语:重燃轻档车生命力的转折点
这次铃木SUZUKI GSX-R150和GSX-S150的出现,以高规格以及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瞬间席卷市场,也证实此级距的车型空缺,真的持续了太长一段时间。
无论是对刚开始接触机车的年轻朋友,或是已经拥有丰富经验,但想要尝试打档车的骑士,更甚至是想要重温年轻岁月的资深骑士们。GSX-R150和GSX-S150都将成为非常合适的起点。
轻档车在国内车市未来几年的发展,非常令人期待!
以上是铃木gsx150新款多少钱(2017款铃木gsx-r150价格)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汽车相关知识 ,请持续关注第一百科。
猜你喜欢
领克05真实口碑 外观时尚动力强劲确实值这个价
2021年黄道吉日搬家入宅
小红书里面怎么点喜欢
路虎dc100参数配置(路虎dc100最新信息)
宝沃BX6首付多少钱月供多少钱 首付8万月供4千
华为p50e发热真的严重吗
iQOO 9电池容量
Xiaomi 12S Ultra怎么使用经典导航键
inspire是广汽本田还是东风本田(本田inspire和雅阁哪个漂亮)
宝骏530发动机怎么样 质量到底如何
奔腾t33多少钱一台 奔腾t33价格怎么样(新款裸车价6万)
魅族20屏幕尺寸介绍
最新学习
OPPOK11x怎么激活
Redmi K40S内存占用在哪看
凯迪拉克ct6动力怎么样 最大马力可达237匹(搭载2.0T发动机)
拼多多身份证怎么上传
凯美瑞2.5油耗 工信部综合百公里油耗6升
OPPO K10活力版官网价格介绍
vivo X90s和iQOO 11S哪个适合玩游戏
下雨没关车窗算泡水车吗
劲炫改装(2.0改涡轮增压)
雷克萨斯ux口碑如何 雷克萨斯ux性价比高吗
夏天车开空调费油吗(车子夏天怠速开空调费油吗)
飞机能带多大容量的充电宝